《赛德克·巴莱》2019.5.10-11
阅读点击量:

被称为“台湾版《勇敢的心》”、“原住民版《阿凡达》”。《海角七号》导演魏德圣执导的史诗巨片,影片筹划长达十二年、跨国动员两万人拍摄,获48届金马奖最佳影片。

影片讲述1930年台湾在日本统治之下,原住民赛德克族反抗日本政府而发动雾社事件的故事:在险恶的日据时代,台湾原住民赛德克族被迫失去自己的文化信仰,男人须服劳役不得狩猎、女人帮佣不能编织彩衣,骁勇善战的英雄莫那鲁道见证了三十年来的压迫统治。终于一场误会种下日警和赛德克族的紧张关係,自此族人便活在恐遭日警报复的阴霾中。为保全族人一直忍辱负重的莫那鲁道在深思后,虽知将面临灭族危机,但唯有挺身为民族尊严反击,才能成为真正的赛德克人,于是决心带领族人循着祖灵之训示,夺回属于他们的猎场……

“雾社事件”——台湾日治时期发生在台中州能高郡雾社(今属南投县仁爱乡)的一场原住民与日本人之间的血腥冲突。事件是由于当地赛德克族(马赫坡社)因不满台湾总督府与地方政府的压迫而发起,最后牺牲人数近千人,仅次于西来庵事件,事件领导人莫那鲁道自杀,参与行动的部落几遭灭族。雾社事件是日本占领台湾期间最后一次激烈的反抗行动,台湾总督府于此事件之处理方式遭日本帝国议会强烈质疑,总督石冢英藏与总务长官人见次郎等人遭到撤换。

传统概念里一般把这次事件更多地定性为抗日行动,但事实上无论是事件本身还是电影表达,显然绝不

仅只是这一个层面的意义。这是自由的野蛮与奴役的文明的一场抵死相搏,文明固然可贵,但在卑躬屈膝的

文明面前,野蛮的骄傲也足以让人尊敬。对赛德克族人而言,传统生存领域的沦丧,加上做為一个人的尊严

被殖民者无休止地践踏,事实上就足以构成以死相搏的反抗理由。在文明与野蛮、殖民与反殖民的对峙中,

影片似乎并没有简单地站在任何一方的立场上,而是基本客观地再现史实以及野蛮与文明中不同身份人的纠

葛,怎样面对祖辈相传的宗族信仰,怎样面对以进步为名的文化改造,怎么看待顺从的赛德克人,怎么看待

好的日本人……等等,都是值得深度思考的问题。

影片画面精致,配乐动听,技术出色,演员朴实,剧情激荡,紧扣人心,原住民独特文化风俗被展现的淋漓尽致,对华语观众来说不失为一部气质独特的大片。

内地上映版本为导演剪辑版(150分钟左右),我们放映的是台湾上映版本(276分钟),分为《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和《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两部分,上集由1895年日军占领台湾开始,演至1930年雾社事件,着眼事件爆发前后的描述;下集描述日军大队兵力进犯,与赛德克族浴血抵抗的过程,并深入刻画族人从容牺牲越过彩虹桥回归祖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