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区柯克悬疑影片经典之作,充分体现了希区柯克影片在艺术性和娱乐性上的高要求。它制造出了恐怖与悬念的气氛,形象地发掘出每个人内心深处隐藏着的喜欢偷窥的心理。影片以《后窗》为名似乎蕴涵了某种意义——门紧闭着,打开后窗,那是另一个被我们所忽略的世界。
1.关于希区柯克
电影的每个时代都有一些名字,象征着成功、精彩、受欢迎和财源滚滚,在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的30年间,这个名字就是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1899年生于伦敦,1920年进入电影界担任字幕设计,1921年担任制片和导演工作,到1980年逝世为止总共执导过53部剧情片和难以计数(300多)的电视剧集。这个对电影执著一生、对妻子挚爱一生的胖老头,已经成为“悬念”和“惊悚”的代名词(悬疑大师),事实上也是由他发明了“惊悚文艺类影片”(the thriller genre)这一电影类型。他同时也是个优秀的技巧大师,熟练的把性感、悬疑、幽默都融合在一部电影里。他开创了恐怖悬疑电影的新世界,其导演风格影响了一批又一批人,许多导演都称自己是希区柯克的学生,评论家也把他称为“影坛的莎士比亚”。斯皮尔伯格说:在悬念片和恐怖片领域里,希区柯克称得上是当之无愧的开拓者,他所开创的“希区柯克模式”对年轻一代的导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即使是在50年后观看也同样韵味无穷。
希区柯克的名字本身就是其电影作品最好的注册商标,不以明星而用导演本人形象进行“促销”,希区柯克是影坛第一人。他除了在情节中玩尽花招吊人胃口外,爱在自己的作品中匆匆亮相也是出了名的,这也早已成了他的影迷观看他作品时一个不可或缺的乐趣所在:看看这个胖老头到底藏在哪个角落里。据说,在其一生拍摄的53部作品中,出现他身影的竟有35部之多,但只是“露面”而已没有一句台词,角色永远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车祸发生时围观群众;拨打电话的无名氏;剧场中全神贯注的观众;书报亭中杂志封面;《群鸟》中形象所占的画面最大也不过是牵着几条狗两次走过……一则最有代表性的逸闻是:1943年拍摄影片《救生艇》时,由于艇内空间有限无法容纳希区柯克的习惯性客串,他绞尽脑汁,甚至一度曾计划扮演一具水面浮尸,结果被健康顾问奋力阻止。随后他又生一计,当时正值他一生中成果最辉煌的一次减肥计划成功(从280磅减到182磅),于是他将减肥前后的照片拿来制作了一则虚构的药物减肥广告印在报纸的显著位置上,而这张报纸则被精心地铺在了救生艇里。有趣的是,影片公映后希区柯克收到大量来信,内容竟多是询问那种药品在哪里可以买到~ 后来希区柯克不再跑龙套或者电影开始几分钟就出现,理由是担心观众们过于关注他本人而忽视了电影情节。
希区柯克执导的影片最终的目标是展现出人性最深层的恐怖和最异常的思想,因而尽管他的影片没有我们现在所崇尚的各种特技和特效,但仍然极具悬念,发人深思。他的电影风格可归结如下:细致深刻的心理刻画,讽刺性的幽默,当然,还有扣人心弦的悬念。但是,希区柯克所贡献给电影艺术的绝对不仅仅是纯电影的技巧,就像他的电影中的人物往往有多重人格一样,希区柯克的电影人格也是多重的。他是悬念大师,也是心理大师,更是电影中的哲学大师。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如此深刻地洞察到人生的荒谬和人性的脆弱。希区柯克的电影是生与死、罪与罚、理性与疯狂、纯真与诱惑、压制与抗争的矛盾统一体,是一首首直指阴暗人心的诗。
一些恐怖片虽然恐怖,但大多数都是靠血腥的场面或者是诡异的打扮来唬人,而心理悬念片则大多借助日常的琐事和普通人,通过线索和推理整合起来。在希区柯克的影片里,生活永远不平庸,不宁静:他总是在电影一开始就把危险通知观众,他的故事是在别的电影的高潮上起步的;而且,希区柯克的名字保证了你将永远在高潮里,因为他认为那是电影的本质。所以,新浪潮的大师们给了他最高的评价:他就是电影。 据说,在很多导演中间,流传着两句暗号般的对答——"希区柯克有多胖?" "比胖还胖。"这种调侃事实上是一种莫大的敬畏:希区柯克的"体积"是你无法想象的。
2.关于《后窗》
希区柯克在他的电影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愤世嫉俗的人生观。他想要告诉人们的似乎是,在美国人正常的表面之下,暗藏着最惊人的政治腐败、道德沦丧、心理异常和性变态。在他看来,在美国人的生活中,最有趣然而也是最可怕的是人们对平庸的心满意足。但是这种平庸的生活实质上是最不正常的,其中的一个标志就是美国人对看电影的热衷,而这实际上体现了美国人的窥视狂倾向。窥视狂成了希区柯克的电影要揭露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在影片《后窗》一片中得到了最为彻底的表现。
《后窗》粗看似乎只是一部平常的侦探片,而深入其内部我们才发现这实际上正是“看电影”的寓言。当杰弗瑞拉开公寓后窗的窗帘,也就预告着一部电影的上演。坐在轮椅上的杰弗瑞也就是一名电影观众,他对窗外情景的体验也就是一名电影观众的体验:身体被固定着,对窗外(电影上)发生的一切都无能为力,只能观看、评论、推测、同情、兴奋……通过一个个的画格,杰弗瑞捕捉着邻居们的表演,邻居们也成为演员。每一个住家好像都在上演着一场小电影,不仅有演员,有故事,甚至有镜头的变换,从远景镜头(肉眼观察)到特写镜头(望远镜观察)一应俱全。但是,如果电影观众混淆了电影和现实的界限,试图参与电影的表演,失去了旁观者的身份,麻烦也就来了。
影片的结尾是让人深思的,杰弗瑞捡了一条命,但另一条腿却也摔断了,要比影片开始时更为虚弱可怜。他决定不再窥视,拉下了后窗的窗帘,而电影也就闭幕、散场了。从来没有一个导演能够拍摄如此激动人心的电影,同时又对电影的激动人心做如此辛辣、深刻的自嘲。希区柯克的电影,其实也是希区柯克心灵的后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