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2019.6.14
阅读点击量:

众所周知的原因,冯小刚导演好长时间没啥消息了~ 但他的电影还是很有一些可看的,今天挑一部个人觉得还不错的重放。

这是一个几乎被遗忘的故事。如果不是这部电影,1942这个年份曾经发生过什么,在很多人脑海里基本是一片茫然~

1942年,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河南大旱紧接着又特大蝗灾,一场大饥荒几乎遍及整个省份。饥饿如魔咒降临到3000万人身上,吞噬了至少300万条生命,迫使300万人流落他乡……而这些挣扎逃亡的灾民生死,对于当时内忧外患的政府来说,却仿佛是既非抵御外族入侵、也不关乎国际格局的小事,而且以“影响抗战士气”“妨碍国际视听”为由,对灾情实行了严密的新闻封锁。在那场灾荒面前,国民党政权军政不合、组织涣散、信息不畅、官员腐败的混乱、无序状态,无不预示着这个政权已经走在失控的边沿。而3000万灾民和300万条生命,却如同草芥成为无奈的牺牲,毫无价值的生灵毫无声息地惨痛消失。

刘震云小说原著并编剧。1992年,当朋友向作家提起50年前发生在其故乡河南的这场灾荒时,刘震云惊愕地发现:作为一个灾民的后代,他对那场酿成300万人死亡的悲剧竟一无所知!更令他感到震撼的是,当他回到家乡去调查这些往事的时候,那些饥荒亲历者及他们的后代竟然也不知道。于是,刘震云开始了《温故1942》的创作,开始通过在家乡调查走访、在图书馆查阅资料等,以一个作家的方式,将一场已鲜为人知的灾难一点点发掘出来。

冯小刚酝酿了18年,用另一种他能够的方式,成为这个故事的讲述者。《1942》采取多条线索并行推进的叙事手法,尝试从灾民、政府、军队、记者、宗教等不同视角全景式展现和诠释这场天灾和人祸。导演觉得:“电影不能让这300万人复活,但是也许能让他们的死变得有价值。” “我们都是一个灾民的后代,往回倒回去我们就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他用自己最大的能力试图告诉中国人这样一段历史,一个民族的失忆开始在点点滴滴的拯救中慢慢复活。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温故,可以知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毕竟,历史如果不被作用于当下,其价值又何在?终于不惧怕面对历史,也就是敢于面对现实,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电影质量的好坏可以讨论,文本的多重解读也并无坏处。不管《1942》是否能够客观真实地再现历史,拍这样一部片子的价值,都远远大于拍数部华丽丽的古装剧。

所以说,这不是一部可以用艺术品质去评价的电影,这应该就是一部口述历史的电影,搞太多的意义都属于想多了。而不关注故事本身而只去关注手法之类,甚至上纲上线到发国难财绑架民族情绪云云,则更属无聊之举。这样的题材冯小刚也完全可以选择不拍。两个半小时带着镣铐跳舞欲语还休,就算仅只能够让大众和媒体关注这段历史,也无疑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好事一件。如果还能够在向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知丑”和“知耻”,不遮掩不偷换,尽量真实地呈示黑暗,常态化地表现悲惨,并且悲惨而不绝望,那就已经算能够做到无限接近中国老百姓的正常生态了。

相关链接:

馆藏纸本:刘震云原著《温故一九四二》

读秀搜索:《温故一九四二》电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