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

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MLIS)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1255 门类:管理学(12) 学科级别:一级学科)

(所属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获得授权时间: 2018年)

1、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信息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具有从事图书情报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能力,既具有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政府治理、管理决策所需要的决策信息的能力,也具有能从事政府、企事业单位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与服务,及系统系统建设与咨询服务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基本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图书情报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信息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等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3)具有运用计算机及其网络等先进技术手段,独立从事图书情报业务工作与管理工作的能力。(4)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语资料。

2.招生类型及报考资格

招生类型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所有学生需通过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入学,毕业时颁发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报考资格:大学本科毕业;或获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且有2年以上(含2年)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计算时间截止到录取当年的9月1日)

3.学习方式与年限

全日制培养修业年限2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1年,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时间半年,修业最长不得超过3年。非全日制培养采用非脱产集中学习的培养方式,修业年限2年,最长不得超过4年。

4.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学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4学分,其中课程学习环节不低于28学分,实践教学环节专业实践课6学分。课程合格成绩为60分。

课程设置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课程环节(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验和专业实践)、必修环节和毕业论文4个基本模块。其中,课程环节不低于28学分(公共基础课4学分,专业核心课20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实践环节6学分(课程实验4学分,专业实践为2学分)。学位论文不计学分。课程学习中,每个学分学习时间不少于18课时。

表1课程设置及学分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

课程环节

公共

基础课

010115A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

18

2

4学分

010115A05

自然辨证法

1

18

1

050214A01

硕士英语

2

36

1

专业

核心课

125507B01

图书馆情报学概论

3

48

1

20学分

125507B02

信息科学导论

3

48

1

125507B03

信息检索

2

36

1

125507B04

信息组织与存储

2

36

1

125507B05

计算机程序语言(Python)

3

48

1

125507B06

图书情报行业发展前沿

1

18

2

120507B07

情报分析与研究

3

48

2

120507B08

竞争情报

2

36

2

120507B09

学科服务与参考工作

1

18

2






专业

选修课

120507B11

信息安全与保密管理

1

18

1

至少修4学分

120507B12

信息经济学

1

18

2

120507B13

信息可视化分析语言(R)

1

18

2

120507B14

电子政务与行政能力

1

18

2

120507B15

大数据与云计算

1

18

2

120507B16

政策与科学决策协同分析

1

18

2

120507B17

知识产权与知识保护

1

18

2

120507B18

数字图书馆关键技术

1

18

2

120507B19

信息服务系统

1

18

1

120507B20

信息资源建设

1

18

1

实践环节

课程实验

120507E01

文献信息获取与分析实验

1

24

1

6学分

120507E02

图情案例分析实验

1

24

1

120507E03

信息服务系统实验

1

24

2

120507E04

信息组织与检索实验

1

24

2

专业实践

120507E03

实践领域案例分析

2

48

3


同等学力

补修课程

120507D01

计算机技术基础




无学分

120507D0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学位论文

注:实行学分制,课程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同等学力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5.培养领域(方向)

方向1:科学评价与竞争情报 本方向主要研究科学评价与情报分析基础理论、技术与方法,包括信息服务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信息检索理论与技术、信息咨询、知识管理、阅读推广理论与实务、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设与评价、信息采集、数据挖掘,通过情报分析工具进行科学评价与决策支持等;信息服务与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研究。特别在科学评价与竞争能情报方面具有优势。

方向2:文献档案管理与咨询 本方向主要研究文献与档案管理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包括图书官学、档案学发展前沿及其发展规律,图书档案信息化与数字资源建设等;研究信息服务的理论与方法等。特别在图书档案信息化建设、文化育人等方面具有优势。

方向3:智能信息与协同决策 本方向主要研究信息资源开发建设,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面向社会大众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如:科技及专利查新、知识产权和FTO检索的方法和技术、个性化信息定制服务等);面向政府和企业的参考咨询服务,及其服务平台建设;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基于网络的协同决策技术与平台建设等。特别在管理信息系统、信息资源建设、文本信息处理、网络舆情分析等方面特色鲜明。

6.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课程、实践类课程。

(1)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学分者方能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经答辩获得通过者,可按学位申请程序申请图书情报硕士学位。

(2)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MOOC在线课程);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小组研究相结合;系统讲授与专题讲座相结合;集中学习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等多种灵活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专业实践:要求学生至少有1年的校外专业实践,全日制研究生一般安排在专业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由实习导师负责指导,提高实习教学水平;非全日制既可以在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也可以在所在单位进行专业实践,专业实践必须提交专业实践报告,经校外指导教师给出评阅意见,校内导师确认。

(3)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以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为主,校外导师聘请图书情报机构的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采取导师指导与研究小组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研究小组是情报与档案学系长期以来建立和坚持的一项科研制度。因此,图书情报专业硕士除了由导师进行全面指导外,学生可根据兴趣和研究方向加入各个学术群体,参与学术讨论和课题攻关。

7.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选题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着眼实际问题、面向图书情报工作实务。论文内容要有现实性、应用性,体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学位论文形式可采用案例分析、研究报告、专项调查报告等。学位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分析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文句简练、图表清晰、层次分明,体现学生运用图书情报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图书情报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位论文要求在导师或研究生指导小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防止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特别是侵犯所在单位或实习部门的知识产权。

学位论文须由本专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须有1位具有实践经验的本领域校外专家;论文评审应重点审核研究生运用所学理论与知识综合解决图书情报实际工作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

8.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和实习实践等培养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

举行正式、庄严的学位授予仪式,注重采集、保留有关影像资料。以学位授予仪式为起点,做好MLIS毕业生终身学习和有关校友工作。

9.全日制图书情报硕士就业方向

山东科技大学MLIS专业教育,坚持立足山东,服务基层的办学理念,致力于为图书情报机构、政府部门及各类社会组织培养图书情报高层次、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级图书馆、情报研究所、地方政府等部门就业。

培养方案的特色和创新

1.注重社会实践,专业特色明显

专业学位教育突出的是技能教育,在具有相关本科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图书情报基础知识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专业技术技能,如具有行业特色的信息分析和利用、信息组织与开发、竞争情报,以及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技术技能。

2.目标明确,方案动态灵活的特色

根据社会需要,灵活设置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学制年限实行弹性制,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设置1年的在校课程学习,全日制设置1年的实践基地(或企业)实践训练,非全日制的专业实践安排在所在工作单位或实践基地,并安排校外指导教师指导,两个阶段可以根据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的安排。

3.培养方式创新

我校MLIS培养方案拟实行“双课双师””制培养模式,即:校内课堂重在理论讲解和知识传授,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参与;校外课堂重在社会实践和应用能力培养,以兼职教师为主,专职教师参与。该培养模式是根据学生自身知识背景和工作需要进行教学,基于目标的培养与训练相结合,以更好满足图书情报行业不同业务的专业需求。创新点:

(1) 培养过程中,按照TOC(Technology技术,Organization组织,Environment环境)模式设置培养体系,突出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2)注重学生IT使能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内容、过程、位置和模式方面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